你的位置:欧洲青年联赛直播的玩法规则 > 欧洲青年联赛直播的玩法规则介绍 >
46年他借给八路军百万法币,39年后,后人凭欠条换来8000块!
发布日期:2024-12-21 15:33 点击次数:130
在物资短缺的战争年代,我们的部队生活情况是非常艰苦的,食不果腹,冬天穿单衣是常有的事情,如果是一些旧军阀的部队中的军人,他们可能就要去向老百姓抢东西了,但是我们却是一支有组织,有纪律的人民子弟兵,抢劫这种事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。
我们从很多的影视剧作品中都能够看到这样的场景,无论在红军年代还是在抗战年代,我们在日子过得极度贫乏的时候,都会先附近的村民百姓去借一些吃的穿的,有时候也会借一些钱,关于借东西,我们也是有很多严格的规定的,比如说借东西的时候,不能有任何形式的强迫,借东西的一方必须写下借条,借东西之前要经过上级的批准,不能以个人的名义去借等等。
我们都知道,在掌握了枪杆子的情况下,还能如此保持纪律,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战争年代的,军人抢劫百姓的财物是非常常见的事情,但是在我们这一方却从未出现过这种事情,这可是非常罕见的。
在1946年的时候,当时抗战已经取得了胜利,在全国百姓都渴求和平的情况下,蒋介石却悍然挑起了战争,当时在西北的解放区中,有一个名叫谢华的特别支部书记,他率领着自己手下两千人的部队来到了陕西省蓝田县葛牌镇,他们奉命在这里阻击敌军的进攻。
当时很多士兵因为长途的急行军,衣衫褴褛,鞋子都被磨破了,他们的口粮也已经被吃光了,眼看着接下来还有大战要打,谢华只好去和附近的村民去借一些来。于是就有了接下来的这张欠条:今借陈鸿清法币100万元,棉花120斤,麻鞋50双,布60斤....
当时的王惠平团长在开出这张欠条的时候,还特别告诉陈鸿清和他的家人,说他们随时都可以带着这张欠条去延安申请兑现,我们的部队一定有借必还。当时陈鸿清一家人生活还是挺富裕的,所以他们只是将这张欠条保留了下来,并没有去延安兑现。
时间到了39年之后,也就是1985年,陈鸿清的后人在翻修家里的老房子的时候,发现了这张多年前留下的欠条,当时家里盖房子也需要钱,他们就想着要不要拿着这个欠条去找当地的政府试试,说不定还可以兑现成功。
而当地的政府在确认了这张欠条的真实性后,对比了当时的物价和现在的物价,最后给了陈鸿清的后人陈开基8000块钱。这个8000块是经过仔细的计算才得出的,在80年代,这8000块钱可以买好多房子了。
延安葛牌镇陈鸿清欠条谢华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